本帖最后由 LS_Terminator 于 2011-6-16 22:08 编辑
多层地基土公式法施加初始地应力
最近在版中,发现很多人提过关于多层地基土的公式法中的A、B、C、D、E、F的取的求解方法,我做了个典型的例子,算法同大家分享下O(∩_∩)O哈哈~
此种方法只适合地面为水平的,并且地基土分界层面为水平~原因就不介绍了~操作方法在土木工程手册上面很详细,就不叙述了,我只写了一些如何获得参数的计算过程
O(∩_∩)O~
基本公式如下:3D-SOLID:
e33=A+B*Z
e11=C*e33+D
e22=E*e33+F
2D-SOLID:
e22=A+B*Z
e11=C*e22+D
e33=E*e22+F
关于二维的例子就不叙述了~~方法基本一致,只是在定义局部坐标系的需要注意下,a-dirction-- locy
b-dirction –locz,三维的默认即可。
三维算例描述:三层地基土,从上往下,分别称为第一层,第二层,第三层,(第一层地基土的上表面为Z=10m)具体见下图1:
第一层地基土:密度:1500 泊松比 0.30 弹模 1E6
第二层地基土:密度:1600 泊松比 0.28 弹模 3E6
第三层地基土:密度:1800 泊松比 0.25 弹模 5E6
为了方便计算取g=10
关于A、B、C、D、E、F、的取值在下面计算过程中体现。
对于第一层土:需要确定的参数为A1、B1、C1、D1、E1、F1、确定方法:
对于第一层土的上表面首先满足 :
e33=A1+B1*Z =0;Z=10;
其中B1=1500*10=15000
C1= E1=0.35
则 A1=-B1*10=-150000
然后满足e11=C1*e33+D1=0 ;e22=E1*e33+F1=0
则 D1=0;F1=0
所以得到的结果就是:
A1=-150000
B1=15000
C1=E1=0.35
D1=F1=0
对于第二层土:需要确定的参数为A2、B2、C2、D2、E2、F2、确定方法:
在第一层土和第二层土的交界处 即Z=0
首先满足e33=A1+B1*Z = A2+B2*Z
其中Z=0;
由B2=1600*10=16000
则A1+B1*0 = A2+B2*0
得到A2 =A1=-150000
取C2=E2=0.33
然后满足:e11=C1*e33+D1= C2*e33+D2;
e22=E1*e33+F1= E2*e33+F2;
(C1-C2)* e33=D2
(E1-E2)* e33=F2
D2=F2=0.02*(-150000)=-3000
得到:
A2=-150000
B2=16000
C2=E2=0.33
D2=F2=-3000
同理,对于第三层土:需要确定的参数为A3、B3、C3、D3、E3、F3、确定方法:
在第二层土和第三层土的交界处 即Z=-8。
首先满足e33=A2+B2*Z = A3+B3*Z
其中Z=-8;
由B3=1800*10=18000
-150000+16000*(-8)= A3+18000*(-8)
A3=-150000+2000*8=-150000+16000=-134000
取C3=E3=0.31
然后满足
e11=C2*e33+D2= C3*e33+D3;
e22=E2*e33+F2= E3*e33+F3;
D3= C2*e33+D2-C3*e33
F3= E2*e33+F2-E3*e33
D3=(0.33-0.31)*(-150000+16000*(-8))+(-3000)=-8560
F3=(0.33-0.31)*(-150000+16000*(-8))+(-3000)= -8560
得到:
A3=-134000
B3=18000
C3=E3=0.31
D3=F3=-8560
将所有的系数按照正确的方式输入ADINA,平衡的效果如何呢,结果怎么样,上图为证:(沉降最大才达到10-14,红色圈内)Z向位移图2,Z向应力图3
由于板块中编辑功能不是很好,附件中有pdf版本,和测试模型的in文件,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意见~找到更好的方便简单方法~
|